文 | 小树妈妈股票实盘配资公司
现在的热搜,真是千奇百怪的~
前两天刷微博,看到有个词条叫#管乐的家乱的让人震撼#。
我还想呢,一个女明星,光鲜亮丽又有钱,家里能乱到哪里去?
结果点开一看,只能说……算了,不说了
屋里衣服、玩偶、袋子、快递箱……各种随意堆放,眼睛能看到的地方,都被占满了。
本来挺大一间屋,愣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,管乐只能缩在沙发上。
展开剩余88%厨房堆着一摞碗筷没洗,洗衣机长期漏水不修,家里都长蘑菇了。
所以节目一播出,网友们迅速攻占了评论区,有人调侃说:“看到你家这么乱,我可算是放心了。”
管乐还因此得了个“乱室佳人”的称号。
后来她小姨实在看不下去,连夜飞到北京,帮她收拾屋子,还开了个直播。
管乐后来也解释过:自己是因为工作忙,没时间整理才变成这样的。
家里看着乱,但乱中有序,干净没味儿,要用的东西,自己也都能快速找到。
网友也分成两派,有人觉得乱成这样,实在说不过去。有人很理解她,毕竟人忙起来,真的没有那么多心力去收拾整理。
我是个挺爱整洁的人,不过有了2个孩子以后,确实发现家里东西会越来越多。小的时候是奶瓶、玩具、绘本,大了之后是各种文具、书籍……
有时候你想收纳一下,发现工程量巨大,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,为了收拾家里,也是付出了很多精力
之前日本有个收纳女王,叫近藤麻理惠,2010年的时候特别火,我还买过她的书。
但生了三个娃以后,她也“塌房”了,公开承认自己家很乱。
除了东西太多的问题,还有就是一个原因就是,孩子是不可控的。
你前脚刚收拾好,娃后脚就搞得一团糟,慢慢的也就放弃了。
所以我觉得,咱们不必过分执着“整洁”,自己舒服就好,家里还能多点人气儿。
当然,也不能乱得太过分了。
因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家,绝对不止看着糟心那么简单。
心理学上有个观点:一个人的房间空间,就是一个场域。
我们和自己所处的空间、身边的物体,每时每刻都在相互影响,做能量交换。
如果房间长期失序,主人的磁场也会变得紊乱,状态变差。
这大概就是老一辈人说的:干净的家是最好的风水。
其实,让家保持一个大体整齐、舒服的状态,真没那么难。
我也是慢慢才发觉,其实关键不在于怎么整理,买多少工具,而是全家人的习惯。
今天分享几个我家实践下来有用的习惯,希望对大家有启发哈。
物归原位
其实从幼儿园起,老师就会教我们: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位。
但很多人(包括我老公在内)觉得:自己家嘛,舒服就行,那么规矩干嘛?
所以在刚在一起的时候,我们俩有过摩擦(后面已经磨合好了
)。
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会一回家就秒变葛优瘫状态:
鞋子一踢,东一只西一只“躺”在玄关;
外套、书包,脱下来直接扔在沙发上;
用完的水果刀、遥控器……随手乱放,下次用的时候,永远满屋找。
这些行为习惯,才是家里变乱的主要原因。
所以要想家里整洁,有两点特别重要。
一个是给每个物品找一个固定的“家”。
这个位置不是随便定的,一定能让人“用得顺手”,放回去也不需要多余的步骤。
比如家里有人爱乱放钥匙、门卡,反复提醒不如选一个精美的玄关托盘。让对方养成回来直接放托盘里的习惯。
遥控器就放茶几桌面的收纳盒,一坐下就能拿到;
孩子的绘本,尽量放在低矮的书架上,看完自己就能放回去。
很多人喜欢买收纳盒,把东西放在深柜里。
这样收拾完,家里看着确实清爽。
但是步骤一多,人就会嫌麻烦、犯懒,没两天就又乱了。
另外就是,全家人一起努力,坚持“用完归位”。
只要东西能够回“家”,不用费太多力气,家里也能大体保持整洁。
定期断舍离
我看管乐在采访里说:
自己家原先没这么乱,后来参加节目,朋友、品牌方送了很多礼物,收拾不过来,才变成这样的。
咱们普通人家也一样,东西太多,怎么整理,都觉得空间不够用。
所以学会收纳,物归原位还不够,还要定期的断舍离。
我现在的做法是,每次到换季,顺手给家里的东西分类,把那些不用的东西清理出去。
清理的标准也很简单,就问自己两个问题就行:
我多久没用过它了?
我之前有件很贵的大衣,买的时候很喜欢,但是上身效果不好,连着两个冬天都没穿过。
还有很多老人,喜欢积攒瓶瓶罐罐,还有纸袋、塑料袋,老觉得以后能用得上。
然后放着放着,就会发现,除了在家里占地方,什么用处都没有。
闲置一年以上的物件,都可以默认:你没那么需要他,可以果然清理掉。
真有需要的时候,往往也有替代方案,或者再买也来得及,不要提前为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。
它过期了/坏掉了吗?
药品、食品、护肤品、化妆品……这些过期一定要扔掉,安全第一。
还有坏掉修不好,用着不方便的东西,该扔就扔,该换就换。
比如家里的不粘锅,如果已经掉黑渣、起铁皮、或者生锈,就别用了,里面的重金属溶出,也会威胁家人的身体。
总将就,生活质量也会跟着大打折扣。
人生有舍才有得,想过舒服的生活,断舍离是在所难免的。
划清责任
网上有个段子说:
“家务不属于女人,也不属于男人,它属于看不下去的人”。
但现实中,多半还是女人看不下去。
不想当“大总管”,就得让全家人都参与进来,而且分工一定要明确。
像我家,除了收拾自己房间,俩娃还要负责洗碗,保持客厅整洁。
孩子爸管擦桌子、倒垃圾、叠衣服……这些杂务;
而我主要负责辅导作业,伺候猫主子,洗衣服。
这样大人轻松了,孩子也能学会承担责任。
最后,善用工具,像扫地、拖地,我家就外包给洗地机了,家务少了,矛盾就少了。
以上,就是我家在用的收纳方法。
跟欣欣妈聊这件事的时候,她还分享了另一种思路,:
买一个很大的房子,怎么放都不会挤;找一个喜欢干家务的老公,让他来干。
是不是感觉,一下子格局就打开了?
姐妹们有其他收纳思路,或者好用的技巧股票实盘配资公司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~
发布于:北京市象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